當前位置: CNMO > 新聞 > 正文

手機安全問題引熱議 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

CNMO 【廠商稿】 作者:樂安全,王鑫 2013-01-25 11:58
評論(0
分享

  曾幾何時,人們把私人的秘密寫在日記本上,除了自己,不愿讓任何人知道。然而時過境遷,如今智能手機的快速發(fā)展讓我們的記錄方式可以更加“貼身”。聊天信息、位置信息、日常照片等內容,有些是我們樂于分享的,但也有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私密內容,如果它們被泄露,后果將不堪設想。

網友感嘆:科技越發(fā)達,隱私越危險

  近日,有網友將自己手機泄露隱私的抱怨內容發(fā)布在網上,迅速引起了大量網友的共鳴。除網友自身對隱私泄露深惡痛絕,更有不少人搬出了社會上近期曝光的一系列艷照、桃色等事件,認為這些都或多或少與手機泄密存在關聯(lián),手機已逐漸成為暴露隱私的最大殺手。

  的確,現(xiàn)代社會發(fā)展已經走上一條極為依賴通信、信息技術的道路,手機作為隨身的通訊工具,正逐漸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貼身“密友”,尤其智能手機的快速發(fā)展甚至有取代傳統(tǒng)個人電腦的趨勢,逐步成為個人的信息中心。但它們在帶來高效率的同時,也增加了重要信息被記錄或盜用、泄密等風險。微博、微信等社交應用的興起更無形之中加大了這種可能。

手機安全該如何保護?

  定期進行手機文件內容的清理和刪除是最原始卻最常見的方式。盡管會浪費不少時間,但眾多網友仍認為這是最為“保險”的操作方式。

  此外,手機軟件保護是一種更加先進和有效的方式。已有不少網友形成了這類軟件的使用習慣。以聯(lián)想推出的“樂安全”為例,安裝后,它可以自動保護用戶的各類隱私信息,用戶可將比較私密的照片、短信及聯(lián)系人進行加密,更可對私密應用程序加鎖。此外,軟件還可以有效限制應用程序對個人位置、聯(lián)系人等信息進行讀取,同時保護用戶的“有形”和“無形”隱私。

專家:除用戶提升保護意識外,手機安全還需各方共同努力

  不少手機和社會領域專家也早已開始關注這一問題。專家們普遍認為,手機安全的保護需要多方攜手、共同努力,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。

  從用戶角度來說,應提升隱私保護意識,盡量不要將太過私密的圖片等信息保存在手機中。在使用應用程序時應做到有限授權,同時使用手機安全軟件加強監(jiān)控。

  此外,手機廠商和第三方開發(fā)者也應加強手機安全軟件的開發(fā)力度。尤其作為手機廠商,由于對自身手機產品了解更加深入,研發(fā)出的軟件往往也更加有效。比如聯(lián)想推出樂安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。

  最終,國家也應該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(guī)來規(guī)范手機及手機應用市場,從法理角度遏制手機隱私窺探行為的發(fā)生。

分享

加入收藏

網友評論 0條評論
用其他賬號登錄:
請稍后,數(shù)據(jù)加載中...
查看全部0條評論 >
潮機范兒

Copyright © 2007 - 北京沃德斯瑪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63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