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手機中國 評測】經(jīng)過多年來的發(fā)展,智能手機屏幕尺寸越來越大,硬件配置也越來越高。與此同時,伴隨著手機元器件的更新?lián)Q代,以及制造工藝的提升,手機的機身厚度越來越薄,曾今的最薄智能手機——iPhone 4、摩托羅拉XT910等接連被超越。
說到“最薄智能手機”,那不得不提ELIFE智能手機,從年初的ELIFE S5.5開始,再到年中上市的ELIFE S5.5L,它們分別斬獲“全球最薄智能手機”和“全球最薄4G智能手機”的稱號,其中前者曾保持該記錄長達數(shù)月。如今,最新款的ELIFE智能手機——ELIFE S5.1登場,“全球最薄智能手機”的稱號再度易主。
事實上,ELIFE S5.1的機身厚度僅為5.15毫米,相比前代產(chǎn)品ELIFE S5.5(注:機身厚度5.55毫米)更薄,完全顛覆了消費者關于“最薄智能手機”的想象。說到這里,或許會有人心生疑惑,全球最薄智能手機ELIFE S5.1的待機表現(xiàn)如何?整機體驗又如何呢?感興趣的用戶,可以帶著這樣的疑問,參看手機中國下面帶來的——ELIFE S5.1評測。
更多熱門評測文章:
作為ELIFE S系列最新智能手機,ELIFE S5.1延續(xù)了ELIFE S家族傳統(tǒng)的直板觸屏設計,不過相比前代產(chǎn)品ELIFE S5.5機身線條更加圓潤,外觀簡約時尚。在機身配色方面,這款手機擁有白色、黑色、粉色以及藍色四種機身顏色,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,而筆者拿到的則是ELIFE S5.1粉色版。
與ELIFE S5.5一樣,ELIFE S5.1依然采用雙面玻璃設計,如圖所示,頗具時尚感。需要指出的是,這款手機的正面和背面均為康寧大猩猩第三代鋼化玻璃,防刮耐磨,有效保證了機身的強度。不過,美中不足的是,該機的雙面玻璃表面容易沾染指紋和汗?jié)n,而這也正是不少采用類似設計手機的一個弊端。
另外,與時下其它常見的智能手機不同,ELIFE S5.1機身正面配備了一塊三星Super AMOLED炫麗屏,與三星GALAXY S5等高端產(chǎn)品相同,擁有顯示效果逼真絢麗、響應速度快以及可視角度大等多項優(yōu)點,加之該機還采用On-cell技術及全貼合工藝,進一步提升了手機的屏幕顯示效果。
通過實際測試可以看到,ELIFE S5.1對于顏色的表現(xiàn)絢麗多彩,能夠真實還原景物本來的色彩。同時,即使采用“斜視”的角度,ELIFE S5.1屏幕表面并未出現(xiàn)偏色的狀況,僅僅是色調(diào)偏暗而已,體現(xiàn)出了Super AMOLED炫麗屏的優(yōu)勢。至于該機的屏幕尺寸則為4.8英寸(720×1280像素),相比前代產(chǎn)品有所縮減,不過更便于用戶單手握持和操作。
除了表現(xiàn)令人滿意的Super AMOLED炫麗屏之外,ELIFE S5.1的超薄機身以及精致做工同樣十分吸引眼球。在前文中筆者提到,ELIFE S5.1的機身厚度僅為5.15毫米,相比前代產(chǎn)品ELIFE S5.5(注:機身厚度5.55毫米)再度縮減了0.4毫米,實現(xiàn)了前所未有的超薄機身,進而使得該機斬獲“全球最薄智能手機”的稱號。
盡管相比前代產(chǎn)品,ELIFE S5.1的機身厚度僅僅縮減了0.4毫米,其中艱辛也只有ELIFE S5.1的工程師最為清楚(注:近期手機中國將帶來ELIFE S5.1背后的故事,敬請關注)。不過,單從視覺上來說,ELIFE S5.1的超薄機身也足以吸引任何一個手機發(fā)燒友,如上圖所示。
需要指出的是,ELIFE S5.1的中框部分采用航空級鋁鎂合金材料,并運用倒角工藝處理,進而使得該機的邊款呈現(xiàn)了4毫米左右的視覺厚度,視覺上更為纖薄。通過下面的對比數(shù)據(jù)也可以看到,ELIFE S5.1的機身厚度要遠遠薄于時下的主流旗艦級產(chǎn)品,同時機身厚度幾乎是iPhone 4以及HTC One(M8)的二分之一,它的纖薄由此可見一斑。
iPhone 4 | iPhone 5s | 三星S5 | HTC M8 | ELIFE S5.5 | ELIFE S5.1 | |
厚度 | 9.3毫米 | 7.6毫米 | 8.1毫米 | 9.35毫米 | 5.55毫米 | 5.15毫米 |
熱門手機厚度對比
盡管ELIFE S5.1機身極為纖薄,不過ELIFE S5.1機身底端依然配備了MicroUSB數(shù)據(jù)接口以及3.5毫米耳機插口這樣的主流配置,方便用戶日常使用,至于機身左側(cè)則放置了一體式音量控制鍵和電源鍵。
而通過觀察ELIFE S5.1我們不難做出判斷,在MicroUSB數(shù)據(jù)接口以及3.5毫米耳機插口,這樣的標配不改變的情況下,ELIFE S5.1的機身厚度幾乎已經(jīng)縮減到了極致,進而也體現(xiàn)了ELIFE智能手機在工業(yè)設計方面的強大優(yōu)勢。
ELIFE S5.1采用雙面玻璃面板設計,如下圖所示。需要指出的是,這款手機的背面采用一塊幾乎完整的玻璃面板,頗具美感。同時,在背面左上角以及右下角則分別預留了相應的孔位。當然,若是將揚聲器出口放置在機身底端,則更具美感,體驗也會改善不少,不過這樣顯然又增加了工藝難度,或許ELIFE下一代產(chǎn)品會采用類似設計。
與前代產(chǎn)品ELIFE S5.5一樣,“全球最薄智能手機”ELIFE S5.1依然擁有前后雙攝像頭,在機身背面左上角內(nèi)置了一枚800萬像素主攝像頭。難能可貴的是,這款手機的攝像頭并未凸起,而是位于后殼玻璃面板的下方,保證了機身背面的平整,同時再度增加了工藝難度。
至于ELIFE S5.1的外觀部分,到此暫時告一段落。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,“全球最薄智能手機”ELIFE S5.1不僅僅是機身纖薄,同時機身周邊的做工也十分精致、考究,而且MicroUSB數(shù)據(jù)接口以及3.5毫米耳機插口等主流配置依然得到了保留。同時,就手感而言,ELIFE S5.1十分輕盈,而且并無“咯手”的感覺,整體表現(xiàn)令人滿意,堪比高端旗艦產(chǎn)品。
與前代產(chǎn)品一樣,盡管ELIFE S5.1機身超薄,不過ELIFE S5.1依然擁有前后雙攝像頭,其中前置攝像頭更是達到了500萬像素,配置參數(shù)高于眾多普通智能手機,比如三星S4移動4G版僅為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,同時還擁有800萬像素主攝像頭(帶有一枚LED閃光燈),攝像頭硬件配置屬于時下中端水準。
拍照軟件方面,搭載Amigo 2.0的ELIFE S5.1界面簡約別致,二級菜單界面風格同樣精致,擁有較為豐富的設置選項。需要指出的是,除了系統(tǒng)相機之外,這款手機還內(nèi)置了“趣拍”,用戶通過系統(tǒng)相機左上角的切換圖標可以輕松切換。而“趣拍”的界面則較為花俏,并擁有美膚、美妝、濾鏡等多種拍照模式,集實用性和趣味性于一身。
至于ELIFE S5.1具體的成像效果,大家可參看筆者下面帶來的多幅實拍樣張。
通過上面的自拍樣張可以看到,即使在室內(nèi)弱光環(huán)境下,ELIFE S5.1前置攝像頭自拍樣張依然色調(diào)明亮,在色彩方面的表現(xiàn)也比較自然,樣張效果頗具美感,不過細節(jié)呈現(xiàn)一般。
下面則是ELIFE S5.1后置攝像頭的更多拍照樣張。至于該機后置攝像頭的成像效果,通過上一頁的實拍樣張以及下圖樣張可以看到,總的視覺表現(xiàn)還是不錯的,并未出偏色的狀況,不過將樣張100%放大,樣張的噪點則較為明顯。
同時,作為一款中端智能手機,在微距拍攝時,ELIFE S5.1依然能夠呈現(xiàn)明顯的景深(背景虛化)效果,如下圖所示,表現(xiàn)令人滿意。
另外,在室內(nèi)以及夜間室外等弱光環(huán)境下,ELIFE S5.1后置攝像頭樣張整體感覺不錯,色彩的處理也令人滿意,不過細節(jié)表現(xiàn)一般?;蛟S是工程機的緣故,筆者拿到的這部ELIFE S5.1夜拍樣張偶爾會出現(xiàn)噪點過大的問題,期待未來零售版能夠改善。
在介紹拍照界面時筆者提到,ELIFE S5.1搭載了Amigo 2.0。事實上,Amigo 2.0正是ELIFE S5.1軟件方面的一大特色,基于Android 4.3深度定制,擁有豐富的第三方應用資源。而在界面方面,Amigo 2.0獨樹一幟,風格簡約清新,并融入了眾多特色功能。
對于Amigo 2.0而言,它擁有一項特色應用——“隨變”(注:隨變,而非隨便),在ELIFE最新款智能手機——ELIFE S5.1上也得以延續(xù)。通過“隨變”,用戶可以輕松自定義壁紙、桌面切換特效、字體以及主題,可以說是將手機的個性化定制集中在了一處,為用戶打造屬于自己的個性手機提供了便利。
事實上,就桌面界面而言,ELIFE S5.1本身就進行了重新設計,相比原生Android 4.3界面,它采用了一體式桌面設計,操作更加便捷,桌面圖標也進行了重新繪制,簡約并頗具美感。值得一提的是,Amigo 2.0還采用了全新的卡片式任務管理界面,如圖所示,更加直觀,而且切換也更加方便。
同時,結合ELIFE S5.1內(nèi)置的感應器,Amigo 2.0還為用戶帶來了眾多智能體驗,比如“雙擊喚醒”功能(息屏狀態(tài)下雙擊即可點亮屏幕),以及息屏手勢操作,即息屏狀態(tài)下在屏幕上繪制圖案可直接打開預設應用,而且支持用戶自定義,不過反應速度一般,還有待進一步優(yōu)化。
另外,與時下眾多高端智能手機一樣,ELIFE S5.1同樣支持智能通話以及智能接聽功能,比如有電話撥入時,將手機貼近耳部即可直接接聽電話,方便智能。此外,這款手機還擁有獨特的“口袋模式”,并非增大音量,而是利用感應器以及獨有算法,防止手機放在口袋中被衣物摩擦而誤觸,設計貼心巧妙。
而要保證Amigo 2.0的流暢運行,應有的硬件配置是必須的。在內(nèi)在配置方面,ELIFE S5.1搭載了一枚高通驍龍四核處理器(MSM8926),主頻為1.2GHz,屬于時下眾多千元4G智能機的主流配置,而且配備1GB RAM和16GB機身內(nèi)存(不支持MicroSD卡擴展)。至于它的性能如何,大家可參看下面的安兔兔評測跑分數(shù)據(jù)。
就安兔兔評測跑分成績而言,ELIFE S5.1談不上出色,該成績甚至略低于前代4G產(chǎn)品——ELIFE S5.5L。當然,手機的性能跑分只是一個量性的參考,就整機的實際表現(xiàn)而言,ELIFE S5.1還是不錯的。Amigo 2.0在這樣的硬件環(huán)境下,依然可以流暢運行,界面切換自然,相關頁面特效同樣可以正常呈現(xiàn)。
同時,對于微信、微博、手機QQ等社交應用,ELIFE S5.1也都可以流暢運行。而鑒于該處理器較為強大的多任務處理功能,用戶可以在微信、微博、手機QQ等多個應用之間自由切換,借助ELIFE智能手機獨有的卡片式任務管理界面,使得日常多任務切換更加直觀、流暢。
另外,對于植物大戰(zhàn)僵尸2、激流快艇2、憤怒的小鳥里約版以及獵鹿人2014等手機硬件要求略高的熱門手機游戲而言,ELIFE S5.1依然可以正常運行,毫無壓力,游戲畫面的渲染也十分逼真,加之該機采用三星Super AMOLED炫麗屏,視覺體驗更加出色。
此外,需要指出的是,用ELIFE S5.1播放視頻,以及玩游戲的過程中,它的機身背面頂部會出現(xiàn)發(fā)熱的狀況,而且后者溫度略高一些。當然,這也在情理之中,目前的主流四核手機的處理器在進行高速運算時,比如播放視頻時,發(fā)熱量會明顯增加,更何況內(nèi)部空間狹小的“全球最薄智能手機”ELIFE S5.1,不過該機并未出現(xiàn)死機或重啟的狀況,而在停止播放或是游戲之后,手機的溫度則會隨之回歸正常。
作為“全球最薄智能手機”,ELIFE S5.1還是一款4G智能手機。相比3G手機,4G手機需要排布更多的天線,加之ELIFE S5.1采用金屬邊框設計,手機天線布局方面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,不過這款手機既已面世,其中的難關顯然已經(jīng)被一一突破。在網(wǎng)絡制式方面,ELIFE S5.1支持中國移動TD-LTE 4G網(wǎng)絡和TD-SCDMA 3G網(wǎng)絡,與之前的ELIFE S5.5L相同。
經(jīng)過筆者實際測試,在北京中關村地區(qū)室內(nèi),ELIFE S5.1的手機信號一般都是滿格,而信號強度則維持在-100dBm左右,與其它全塑料機身的手機信號強度相近,能夠?qū)崿F(xiàn)正常通話,而且可以在線流暢播放“高清”視頻(通過優(yōu)酷視頻客戶端),如下圖所示,實際下載速度最高則達到了3M/s(通過UC瀏覽器),速度同樣非??欤梢宰層脩粽媲畜w驗4G所帶來的便捷。
ELIFE S5.1可以在線流暢播放優(yōu)酷“高清”視頻(通過4G網(wǎng)絡)
最后,需要說明的是,ELIFE S5.1的機身厚度僅為5.15毫米,看到這樣的數(shù)據(jù)不少消費者都在質(zhì)疑它的續(xù)航問題,當然這也是筆者所關注的。事實上,這款手機擁有一塊2100mAh聚合物鋰電池(內(nèi)置),與時下其它同價位產(chǎn)品電池容量相近,并非部分用戶先前猜測的那般配備1000mAh左右的電池,不過對于擁有5.15毫米機身的ELIFE S5.1而言,這樣的電池容量配置顯然極為可貴。
對于筆者這樣的輕度手機用戶而言,ELIFE S5.1正常使用可以支持一天時間的續(xù)航,而純待機則可以超過2天。當然,筆者拿到的只是ELIFE S5.1工程機,預計零售版的續(xù)航時間會更長。
結束語:
作為ELIFE S系列最新產(chǎn)品,ELIFE S5.1延續(xù)了前代產(chǎn)品的超薄設計,并將超薄機身做到了極致,達到了5.15毫米,成就了新一代全球最薄智能手機,而且是一款4G手機,其中設計以及工藝的提升由此可見一斑。同時,這款手機依然擁有高清大屏、四核處理器以及前后雙攝像頭等主流配置,進而保證了普通用戶的正常應用需求。
其實,在筆者看來,ELIFE S5.1正是在保證時下主流消費者正常需求的同時,將手機的機身厚度壓縮到了最薄,從而實現(xiàn)了手機制造工藝上的又一次重要突破,也必將引領整個手機行業(yè)工業(yè)設計的進一步發(fā)展,而這正是ELIFE S5.1的意義所在。
更多熱門評測文章:
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
關于CNMO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站點地圖 | 精英招聘 | CNMO記事 | 家長監(jiān)護工程 | 舉報不良信息
Copyright © 2007 -
北京沃德斯瑪特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6320號